欢迎来到时讯视界

时讯视界

开学前不必“内耗”!心理科专家解惑“开学综合征”

时间:2024-11-05 20:11:49 出处:热点阅读(143)

  新学期即将到来,内耗有些孩子对即将到来的开学开学新学期感到焦虑,这是必心AG超玩会入口为什么呢?家长们应该如何帮助孩子调整心理状态、做好上学的理科准备?近日,南方网、专家综合征粤学习客户端记者专访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心理科副主任医师崔立谦,解惑深度解读“开学综合征”。内耗

  “家长和老师需要加强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开学开学关注,让孩子避免过度‘内耗’,必心进而导致更为严重的理科心理问题。”崔立谦建议,专家综合征新学期到来之际,解惑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准备新学期需要的内耗学习用品,制定简单且容易实现的开学开学目标和计划。他强调,必心“开学综合征”这个俗称一定程度上可以引导广大民众了解一些心理知识,有助于增强大家关注心理健康的AG超玩会入口意识,起到防微杜渐的作用。

  记者:“开学综合征”是一种疾病吗?

  崔立谦:医学上并没有“开学综合征”的说法,它是民间在科普宣传中使用的一种通俗表达。具体指学生在新学期开始前,出现的一种急性应激状态,并伴有心理和生理上的反应,属于正常人短期应激的表现。这种表现并不局限于学生,而是普遍存在于各个年龄段和人群中,成年人在放假后回到工作岗位时,也可能出现类似的应激情绪。

  但对于儿童青少年来说,因为心理和生理的发育尚不成熟,这种应激表现往往更加明显且强烈。这种在假期结束前后、开学之初,孩子们出现的明显不适应新学期学习生活的现象,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开学综合征”。

  记者:“开学综合征”具体有哪些表现?

  崔立谦:一般情况下,包括但不限于心理上的紧张不安、难以放松,伴有害怕、恐惧、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生理上,可能出现失眠、头晕、头痛、恶心等躯体症状。

  此外,还可能会出现记忆力减退、注意力容易分散等认知功能下降等问题。这些症状若持续时间较长,且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学习效率,则可能被判断为出现了“开学综合征”。

  记者:只有成绩不好的“差生”才会出现“开学综合征”吗?

  崔立谦:综合而言,“开学综合征”是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成绩不理想的孩子可能会因为不喜欢学习等因素而抗拒上学;而成绩优异的孩子也可能因为担心成绩下滑、对自己要求过于严格而产生负面情绪,是否出现“开学综合征”并不完全取决于学习成绩。

  儿童青少年从相对轻松、自由的假期突然进入高度结构化的学校模式,难免滋生紧张、不愉快等不良情绪。开学往往意味着更多的学业任务,孩子可能要面对更多且难度更大的考试,尤其是被家长寄予了很高期望、对自己要求很高的孩子,难免感到焦虑。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开学综合征”往往只是表象,它可能表明孩子存在其他心理问题或心理需求。孩子长期成绩不理想、注意力难以集中、对上学产生抗拒,还可能患有注意力缺陷/多动症(ADHD),也可能是存在某些智力障碍或者患有轻度的孤独症,需要进一步排查。

  此外,如果孩子本身性格内向且敏感多疑、自信度不高,那么可能会因为人际交往的压力而出现“开学综合征”。家长和老师需要加强对这类孩子心理健康的关注,避免其因自身性格而过度“内耗”,进而导致更为严重的心理问题。

  记者:当孩子认为自己出现“开学综合征”的表现时,该如何进行自我调节?

  崔立谦:如果未成年人自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最重要的是及时与父母或老师沟通交流,表达内心的想法与担忧,说明症结所在并寻求他们的帮助,不要把情绪积压在心里自己消化。

  在具体行动上,第一,可以和家长一起准备新学期需要的学习用品、买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让自己对新学期有所期待;第二,把房间重新收拾一遍,向假期道别并调节心态;第三,制定简单且容易实现的目标和计划,可以是关于学习,也可以是关于同学和朋友,增强自身对生活的掌控感;第四,逐渐调整生活习惯,让身体适应上学时的作息和饮食习惯,进而缓解焦虑情绪。

  若焦虑、抑郁、厌学等症状较为严重难以缓解,则强烈建议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或者心理科医生的帮助。

  记者:作为家长,该如何预防和应对孩子的“开学综合征”?

  崔立谦: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孩子往往意识不到自己出现了“开学综合征”,只是感到不开心、厌恶上学,此时就需要家长做好预防,并留意孩子发出的种种预警与求助信号。

  首先,在假期结束前夕,家长就要开始规律孩子的作息,制定新学期的计划等,给予孩子正面的心理暗示;督促孩子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健康均衡饮食,尤其关注减少高糖食品、碳酸饮料等摄入;鼓励孩子多多运动,中等强度的运动有助于放松全身肌肉,促进大脑内啡肽的分泌,也能有效缓解焦虑、抑郁等情绪。

  同时,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的语言与行为变化,儿童青少年可能会通过无意间的言语表达他们的焦虑,例如“我害怕老师同学会不喜欢我”或者“新学期的课会不会很难”,这些言语可能是他们内心困扰的表现。如有必要,应主动与其谈心并识别具体问题所在,多询问孩子在学校中的感受,如是否与老师、同学保持了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否在学习中感受到困难,避免诱导性提问,如“马上开学了你紧张吗”等,以便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记者:如何加强公众对于“开学综合征”的认识,您有什么建议?

  崔立谦: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对心理健康关注度的提高,“开学综合征”等心理问题逐渐进入了公众的视野。

  过去对于孩子的厌学情绪,可能有家长会通过体罚等方式解决问题,如今人们逐渐意识到了这可能是心理问题的表现,并更加慎重地采取解决方案。但与此同时,也要避免对孩子情绪的过度解读和矫枉过正,以免给孩子造成不必要的压力。

  家长可以从多渠道获取一些基本的心理学知识,培养关注心理健康的意识。媒体可以通过网络平台、短视频等形式进行科普宣传,尤其对于文化程度较低的家长和留守儿童群体,新媒体工具是非常有效的传播渠道。让家长意识到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学会通过现象去挖掘其背后的潜在心理问题,可以一定程度上达到防微杜渐的效果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黄小殷 实习生 叶然笑

  校对 陈学德

分享到: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和图片整理于网络,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

友情链接: